文/陳敏莉
善終:生命的圓滿告別
在我經歷我的大哥和婆婆幾乎在同一時間重病住院,面對生離死別時,讓我深刻反思什麼才是真正的「善終」。「善終」,是一個關於死亡的積極概念,強調人們在面臨生命終點時,能夠有尊嚴、安詳地離開。「善終」,不僅僅是指肉體上的無痛苦,更涵蓋了心靈上的平靜和家人間的和諧。這是一個需要用心去面對的課題,也是一個我們應該為親愛的家人所努力實現的目標。
要達到「善終」,我們需要提前準備,包括處理好遺囑、財務安排,並與親友進行真誠的溝通,讓他們理解自己的意願和選擇。在現代醫療技術的幫助下,善終的目標不再是單純地延長生命,而是更重視生命的質量和價值。
四道:道愛、道謝、道歉、道別
在陪伴大哥和婆婆的最後一段日子裡,我們用「四道」來與他們溝通和互動。「四道」—道愛、道謝、道歉和道別,這四個步驟在面對死亡時尤為重要。「四道」代表著人生中最後一段旅程中的四個關鍵情感階段,能幫助人們釋放情感負擔,使生命更具意義和完整。透過「四道」可以幫助我們在親人臨終前,完成彼此的告別儀式。
- 道愛:指的是在生命的盡頭依然充滿愛的表達和傳遞,無論是對親人、朋友還是自己。
- 道謝:則是感謝過去生活中經歷的一切,感謝自己、感謝他人,感謝所擁有的一切。
- 道歉:是為了減少內心的愧疚感和遺憾,誠心向曾經傷害過的人請求原諒,也為自己可能無法完成的事請求諒解。
- 道別:則是對所有親人和這個世界的最後告別,帶著感恩和平靜的心情,接受生命的結束。
我記得有一次,我們教會的一對牧者夫婦來到病房,陪伴我們和大哥一起唱詩歌、禱告,然後一個接一個地與大哥進行對話。當我輪到和大哥說話時,我發現他的精神狀況比預期的好很多,甚至還能夠清晰地與我們互動。我們在病房裡待了兩個多小時,直到夜深才放心離開。隔天,我帶著我媽媽去醫院探望大哥。那天,他們兩個之間的對話雖然簡單,但卻充滿了溫情。媽媽跟大哥說:「我要吃什麼你都會買麵線給我,雖然我們會吵架,但你不要生氣,反正我們就是這樣……」在這樣的對話中,我看到他們之間的深情和不捨。靈性關懷師也在旁邊引導,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內心的情感。
透過這樣的互動,我們逐漸明白,四道的理念並不是只有在安寧病房才能進行,而是在任何病房,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隨時與家人進行這樣的溝通。而且,不僅適用於病人,同樣也適用於病人的家屬。當我們能夠理解和接受「四道」,將更能夠陪伴病人走過生命的最後旅程,也更能夠在失去親人之後找到心靈的平靜和安慰。
安寧病房:不只是等待死亡,而是給予最後階段生命的全人照護
我的大哥從6月1日住院到8月23日,在這段期間,我們兄妹倆家人經歷了深刻而艱難的過程。當醫生第一次建議讓我大哥轉入安寧病房時,我們的反應非常矛盾。我們害怕這是死亡的宣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開始明白,安寧病房並不是一個「等待死亡」的地方,而是一個讓病患身心靈都能夠平靜和舒適的場所,是一個讓患者在臨終前獲得最大尊嚴和安寧的地方。
安寧病房的服務並不僅限於控制病痛,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種全人照護模式,這種模式涵蓋了病人的身體、情感、心理和靈性的需求。安寧病房的醫療團隊由醫生、護士、社工、心理師、靈性關懷師和宗教輔導員等多專業人員組成,他們共同合作,為病人提供綜合性和個性化的照護計劃。
在安寧病房中,病人有權選擇是否進行治療或是放棄不必要的延命措施,並且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是否接受疼痛管理、營養支持等。例如:我大哥進入安寧病房後,依然保持著一些基本的醫療管線,如:引流管和鼻胃管,這些都不是立即撤掉的。醫生會仔細詢問家屬和病人意願,是否希望繼續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或者是否選擇不再進行積極治療。這些決策的目標不在於延長生命的時間,而是在於提高生命最後階段的質量。這樣的照護方式不僅尊重了病人的意願,也使他們能夠在最後的時光中享受最大的舒適和尊嚴。
我大哥在進入安寧病房後,經歷了一段平靜而安詳的日子。醫護人員與我們一起為他創造了一個充滿關愛和尊嚴的環境。在這段期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與他談心,完成了許多未竟的心願,也讓他安心地面對即將到來的告別。
面對死亡的平靜
在這段陪伴的過程中,靈性關懷師的角色非常重要。他們不僅關注病患的生理需求,還幫助我們家屬面對內心的恐懼和不安。我很感謝靈性關懷師—非常謹慎的和我大哥建立有安全感的談話空間,也很細膩的去注意到我大哥的心理狀態是否已經預備好去探討更深層的生命議題,然後循序漸進地去加深提問和討論的深度。
終於有一天,靈性關懷師問出了一般人不敢問的艱澀問題,她問我大哥:「你已經準備好面對死亡了嗎?」我大哥回答說:「我準備好了!這是一個結束,但也是一個新的開始!」當靈性關懷師轉述她和我大哥的這一段對話,我們就都放心了,因為我們知道我大哥已經準備好平靜地面對生命的終點同時也是另一個新旅程的起點。
對我們基督徒而言,我們相信死亡後會回到上帝的懷抱,那是一個新的家,我們終將在那裡再次相聚。這種信念給了我們極大的安慰和力量,也讓我們能夠在失去親人的悲傷中找到一絲慰藉。
結語
回顧這段經歷,我深感「善終」是一門我們必須學習的課題,「善終」的條件不僅僅在於身體的無痛和舒適,更在於心理和靈性的平安。在華人的文化中,面對死亡似乎總是被避諱的話題,但其實這是我們每個人終將面對的現實。透過經歷這段親人的離別,我們學會了如何面對自己的恐懼,如何在生命的最後一程,陪伴他們走得更平安、更有尊嚴。
在大哥臨終的最後幾天,我們家人彼此陪伴,無論是透過「四道」的表達,還是透過靈性關懷師的引導,我們都盡力讓他感受到被愛、被理解。最終,他是在一個安詳的狀態下離開了我們,而這樣的善終,也成為了我們心中最深的慰藉。
生命的結束並非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讓我們在這段旅程中,學會愛、學會感恩、學會道歉,並且學會在最終時刻,真誠地說再見。這不僅是給逝者的禮物,也是留給我們自己心靈的安慰。
以上內容為 【如何讓家人安寧迎向新旅程】專訪 陳敏莉|理財生活通 2024.08.29 的廣播專訪內容整理撰寫,歡迎點選連結進行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