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要學理財?

文/陳敏莉

一、人們常見的理財迷思 - 錯把投資當理財

當我們談到理財,你會立刻想到什麼?

「我沒有錢,是要理什麼財?」、「我不懂理財,因為我不會投資。」還是「不!我一不買股票,二不買基金,根本不需要理財!」這樣的回答代表你已經落入了第一個理財迷思,就是「錯把投資當理財」。

其實投資只是理財的一環,你可以不投資,但你不可能不理財!

讓我們先看一下,「理財」到底是什麼?簡單說,「理財」就是「打理錢財」或是「管理錢財」的簡稱。如果是這樣定義,每個人是不是都需要具備理財知識與能力呢?答案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任何人得到收入後,是全部花掉?還是會部分存起來?會不會刷卡借錢買東西?會不會花錢上課投資自己?…等,這些都是理財決策,不同的決策代表背後不同的價值觀。接著,觀念會決定行為,行為會養成習慣,習慣則會帶出不同的生活品質。

「投資」只是眾多達成理財目標的策略之一,「不投資」不代表「不理財」或是「不需要好好理財」。如果你能做到收支有餘,懂得儲蓄、不過度舉債,恭喜你,你已經具備管理錢財的基礎能力了。總括來看,管理金錢的知識能力,涵蓋範圍不只投資與儲蓄,也包括收支管理、借貸與保險、奉獻與繳稅、……。這是我們天天在生活中都要面對的議題,只是過去,我們在學校並沒有機會學到。

二、 案例:單親媽媽透支190萬

善美(化名)原本是個家庭主婦,家庭幸福和樂。偶然間,先生作全身健康檢查當中發現罹患肝癌,而且在一個月之內就過世了。善美被迫一肩擔起經濟大任,處理完後事,現實生活壓力馬上排山倒海而來,善美形容自己的人生猶如從天堂掉到地獄一般。

因為先生年輕時很鐵齒,一直不願意聽善美的意見買保險,因此當他過世時,留下的就是原有的剩餘資產。善美因為恐懼,害怕哪一天噩夢重演,就開始幫自己與兩個小孩買保單,只要覺得繳得起就買,舉凡醫療險、防癌險、意外險、投資型保單、增額壽險,通通都買,希望透過保險防堵所有可能的意外狀況。另一方面因為與公公、小叔相處不和睦,她決定搬出去住,自己買了一間老公寓,即使當時沒有能力繳540萬元房貸,但是善美寧願申請四年的寬限期(就是四年內只還利息、不還房貸本金,付款壓力較輕),也不願意繼續「寄人籬下」。

此外,先生過世後,善美被迫開始找工作,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貿易公司行政工作,月薪不到四萬元,因為還有兩個小孩要養,為了增加收入,善美還企圖透過投資理財來錢滾錢。她拿出三百萬元積蓄投資親戚的公司,當初講好每年可以拿到五十萬元分紅,等於投資六年就可以本金翻倍。沒想到半年後,親戚捲款潛逃,總共有將近五十個親朋好友被坑,即使打官司,錢也要不回來。

另外,善美還買了很多張投資型保單,因為業務員說:「定期定額投資,長期下來就會賺錢!」但是,繳了幾年下來,發現帳戶裡的錢愈來愈少,儲蓄快要山窮水盡了,連保費都快要繳不起了。更可怕的是,房貸寬限期即將結束,每個月變成要繳五萬元的房貸,萬一繳不出房貸,房子會被銀行拍賣,怎麼辦?

於是善美向理財雜誌尋求幫助,由我提供公益的理財健診與財務輔導。我首先協助善美建立家庭收支表,赫然發現,善美的年收入(包括:薪資、撫恤金、以及頂樓出租收入)雖然約110萬,算是相當不錯,但是年支出竟然高達約300萬。其中包括生活費70幾萬,各種保險費將近160萬(包括:保障型、儲蓄型、投資型通通有),另外每個月還定時定額投資共同基金5.7萬元(一年接近70萬元),所以一年透支約190萬。由於房貸寬限期三個月後即將結束,必須開始償還本金,屆時將面臨更嚴苛的考驗。

善美做了近五年的投資、保險,應該累積不少資產吧?整理完「資產負債表」後,我發現,事實上,她名下存款僅剩5萬、共同基金約60萬、股票20萬,最大資產是反映在保單價值上,共約200萬。可是,善美手上還有近百萬的保單貸款尚未償還,加上房屋貸款540萬,整體負債總額已經超過總資產的一半。眼見下一個月生活費已經不夠用了,不是需要賣基金、股票,就是被迫得將保單解約或辦理減額繳清。每一個決定都令善美感到為難與不捨!更重要的是,不論是賣基金或是處理保單,因為都是被迫處理,又將面臨一次財務上的虧損。

善美基於「缺乏安全感」和「缺乏財務智商」,以致出現以下四個理財問題:

問題1:收支管理不當-過度支出

問題2:信貸管理不當-過度舉債

問題3:風險管理不當-過度投保

問題4:資產管理不當-過度投機

因為缺乏安全感,會沒有節制地不斷買保單和買共同基金;而「恐懼」又生出「貪婪」,因此太容易聽朋友的誘惑或業務員的行銷話術,相信那些投資有多好賺的甜言蜜語。加上缺乏財務智商以及好的理財習慣,讓她的財務狀況更形惡化。例如,她不懂得記帳,無從了解自己的支出早已超過收入,甚至動用銀行儲蓄來繳保費與共同基金。善美也不知道如何評估自己的保險到底要買多少叫做夠用,以至於100多萬的保費買到的壽險遠超過她需要留給孩子的錢,然而一旦發生意外造成重殘時,保險理賠卻又不足以支應她的生活與子女教育所需要。同時她在買房屋時,只顧到眼前的心理需求:不想與公公和小叔同住,卻沒有精算可以負荷現在與未來繳房貸的能力……

善美家庭透支的數字比較大,問題確實嚴重。不過,我要提醒的是,如果你不注意,你也可能落入跟她一樣的窘境。仔細想想,個案中所出現的恐懼、貪婪、或者對於理財知識的無知,豈不是我們都曾出現的軟弱嗎?即或金額大小或問題範圍不同,難道我們都不曾陷入類似的財務困境、內心的恐懼或誘惑當中?因此,我們需要學習正確的理財「常識與知識」(或者稱為「財務智商」,簡稱「財商」),才能同時幫助我們脫離「恐懼」與「無知」的挾制,得著財務的真自由,邁向富足人生!

三、 建立好管家理財哲學

1. 心態面

近年不斷在全球各地釀災的極端氣候,除了讓我們感受到「面對大自然,人類是多麼渺小!」外,也讓我們省思「因為人類在所謂『人定勝天』的荒謬觀念下,肆無忌憚的為了一己私利,過度濫用地球資源、破壞環境,導致大自然反撲。」。

若人類繼續用以人為本的角度從事經濟活動,只會更加速及加劇極端氣候。因此,我們應該要謙卑的從「以人為本」的心態調整為「以大自然的造物者」為本的心態,放下「擁有者」的思維和驕傲自大且貪婪的心態,並用「管理者」的思維來進行有次序的管理,唯有如此,大自然才能永續循環、生生不息。

然而,面對金錢也是一樣的,我們應當要以「管理者」而非「擁有者」的心態來進行管理,做一個理財好管家。

2. 責任面

當我們願意以「管理者」而非「擁有者」的心態來進行金錢的管理時,我們對金錢的使用與規劃就會增加一份謹慎的心。對於消費,則不會有我想要怎麼花,就怎麼花的權利。因為管理者最終是要向主人交帳的。我們被交付多少資源,都不可以浪費,而且要妥善管理達到倍增,就會被稱為忠心又良善,也才會被賦予更多的財富或資源,擴大管理的範圍。

而,要做到這樣的績效,則需要有見識和智慧。因此,我們不必排斥坊間的各種理財知識,只要「好管家」理財哲學扎根得穩,內心去除貪與怕,就能選擇對我們有益的知識來為我們所用,好讓我們成為忠心、良善又有見識的理財好管家!

四、調整對「理財」的定義

1. 理財的起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當人們覺得「手上或戶頭裡沒有閒錢可以理財(購買金融工具)」時,其實是因為存有「理財=投資」的迷思。但,事實上,理財的起點,是從當我們擁有第一筆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錢就開始了。而且,我們的財富,也是從我們怎麼賺、怎麼花、怎麼用就已經開始了。

2. 理財(金錢) => 理財(金錢+所有的資源)

當我們從「窮人的理財思維」轉換成「富人的理財思維」時,我們「所能」以及「所要」管理的不單單只有「錢財」,而是還有「資源」了!

「資源」分為內在資源和外在資源。內在資源包括:金錢、時間、體力、腦力(智力);外在資源包括:家人、親友、非營利事業組織(例如:教會)、政府組織(政府政策)。

當我們對於資源流動模式的認知,不再只是侷限於直線流動模式(用時間、體力、腦力去換金錢,再用金錢去滿足我們生活一切的需要或想要),就可以用更多元化的方式來解決我們的問題,讓我們的金錢可以遞延至未來非用金錢才能解決問題時再來使用。

擴大對理「財」的定義管理金錢 => 管理資源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